在多色注塑成型過程中,模具溫度的控制直接影響產品的外觀質量、尺寸穩定性以及不同材料之間的結合強度。由于多色注塑涉及多種塑料的交替或同步注入,模溫機的配置需滿足更復雜的工藝需求。以下是多色注塑成型中模溫機的特殊配置要求及優化方案。
多色注塑通常需要處理不同熔融溫度的塑料(如硬膠+軟膠、透明+不透明材料組合),若模溫控制不當,可能導致:
材料結合不良:不同收縮率導致分層或開裂
表面缺陷:流痕、熔接痕明顯
成型周期延長:因等待模具溫度調整而降低生產效率
(1) 獨立多回路溫控系統
針對多色模具的不同模腔或鑲件區域,需配置雙回路或多回路模溫機,確保各區域溫度可獨立調節。
例如:透明件區域需較高模溫(如90~110℃)以減少內應力,而普通結構件可能僅需60~80℃。
(2) 快速響應與溫度穩定性
采用PID+模糊控制算法的模溫機,縮短溫度調節時間,適應頻繁的換色與注塑節奏。
導熱介質(油或水)的流量需匹配模具熱負荷,避免因溫度波動導致產品批次差異。
(3) 熱流道系統的協同控制
若模具配備熱流道,模溫機需與熱流道溫控器聯動,防止因溫度沖突導致材料降解或堵塞。
建議選用帶通信接口的模溫機,實現與注塑機中央控制系統的數據交互。
分段控溫技術:在模具的進膠口、型腔、頂出區域設置不同溫度,例如:進膠口提高5~10℃以改善流動性,型腔降低溫度以縮短冷卻時間。
導熱油的選擇:對于高溫需求(如工程塑料),建議使用合成導熱油(耐溫300℃以上),避免氧化結焦。
預防冷凝水:水式模溫機在低溫段(<30℃)運行時,需增加防露點控制,避免模具表面結露影響成型。
某家電企業生產雙色按鍵時,因兩種材料(ABS+TPE)的模溫需求差異大(ABS需80℃,TPE需40℃),初期產品結合力不足。通過加裝雙溫雙控模溫機,并優化水路布局,使結合強度提升30%,不良率下降至2%以下。
多色注塑成型對模溫機的靈活性、穩定性提出更高要求。合理配置多回路溫控、優化導熱介質及協同熱流道系統,可改善多色制品質量。企業在選型時,應結合材料特性、模具結構及生產節拍,選擇適配的溫控方案。